非其欲伤寒之混也,由不识何病是伤寒也。此外症将解而未去之时也。
本论云“病得之一日,不发热而恶寒”者,即此是也。少阴为阴枢,其欲寐不寐,欲吐不吐,亦半表半里症,虽有舌干、口燥等症,而不入提纲,归重在半里也。
立法所以治病,非以治时。发热恶寒发于阳,无热恶寒发于阴,是病之阴阳也,当列全论之首。
若夫奇偶之法,诸方既已备见,而更有麻桂各半之偶,有桂枝二麻黄一之奇,是奇偶中之各有浅深也。更令作者精神见于语言文本之外。
尺主血,血少则营气不足,虽发汗决不能作汗。同是恶寒卧,利止手足温者可治,利不止手足逆冷者不治。
故心愦愦,心怵惕,心中懊,一切虚烦,皆属阳明,以心居阳明之地面也。故叔和知有三阳明,不知有太阴阳明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