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用麻黄汤轻扬之剂发而去之,寒邪退而汗出表和而愈矣。导赤各半汤见腹满痛。
或当汗不汗,当下不下,热毒蕴蓄,亦令发,每发于十日之外。 此承上文重亡津液,即大便硬,有下症者,止宜用外导。
心下痞硬,胁下痛,汗出不恶寒的,是无寒热短气之实症。凡经言厥逆,厥冷,厥寒,手足寒冷等,皆变文耳,不可以论轻重。
若渴欲饮水,无表症者,白虎加人参汤。或温暑将发,又受暴寒,虽有恶寒脉浮之证,未若冬时之甚也,宜辛凉之药通其内外而解之,断不可用桂枝之剂矣。
第二段分剧者不识人,循衣摸床,惕而不安,微喘直视,脉弦者生,若脉涩者则死。仲景用桂枝汤,家秘用羌活防风汤。
然发热呕吐,尚非承气症,故用大柴胡汤。若膏粱积热,非升麻清胃汤不能宣扬肠胃积热,故清热化,必用余化此汤,加山楂、槟榔;若食肉多,再加三棱、阿魏。